活動介紹
關於慈濟教育志業
1986年,於當時的「後山」花蓮,首創不收保證金的「慈濟綜合醫院」終於落成啟用。由濟貧、施醫為始,歷經難以言述的千辛萬苦、克服總總難關,以照護東部民眾健康和醫療而發心立願的醫療志業自此展開,成為一家以「人本醫療、尊重生命」為宗旨的東部醫療磐石。 由「醫療」開啟,加深、加廣至「教育」、「人文」,守護生命、守護健康、守護愛的理念,務求於每一小步穩穩的落實。為培育真正的良醫、良護,於1989年設立慈濟護理專科學校,並於1994年成立慈濟醫學院,期目的宗旨皆在培育具人性關懷、誠正信實,並體現以人為本、視病猶親的慈濟人文精神,讓真正具有專業與人文的醫療人才,用愛守護所有鄉親的健康和生命。
教育是淨化人心的工作,教育辦得好,是國家的希望,也是社會安定的力量。
慈濟教育志業自1989年慈濟護專創校開學至今已有35年,並且開枝散葉。在國內,從幼稚園、小學、中學到大學,教育的園地成長茁壯綠意盎然。同時,海外分會創辦的學校以及慈濟援建的學校,秉持著人文教育的理念,也都享有盛譽,成為當地的教育典範。
服務教育(Service Learning)顧名思義為一種將「服務」與「學習」相互結合的課程。已事先規劃的社會服務活動與結構化的設計的反思課程,讓學生應用課程所學的知能貢獻社會,服務人間,同時透過服務的課程得到啟發與省思;學習課堂中學不到的知識與經驗,寓學習於實踐(Learning by Doing)。
慈濟學校海內外志工團隊從慈濟大學、慈濟科技大學、慈大附中以及臺南慈濟高中每年約計有25,907人次投入志工服務(112學年統計資料:慈大14,139人次;科大4,278人次;附中4,871人次;南慈2,619人次)。慈大附中每年規劃四大志工服務包含幸福祖孫志工、暑期醫療志工營、菩提種子回故鄉、環保志工常態性志工服務,志願服務是慈濟學校教育相關重要的一環無論是醫療服務隊、教育志工、環保實踐(淨灘、掃街)等,都先有專業課程及服務課程的行前培訓,並透過實地參與,培養學生身為地球公民的服務力、國際力及領導力。
慈濟教育志業積極推動綠色建築,在環保、能源管理等多方面,全面提升校園環境友善程度。在節能方面引入中央空調和節能變頻系統,尤其在教學區實施能源管理系統,課餘斷電,並運用智慧燈光控制系統提高照明效能。為因應政府綠電政策,提升校內永續能源利用,自2019年起,慈濟大學策劃屋頂太陽光電系統出租計畫,總設置容量3,686.81千瓦峰值(KWp),預計每年可發電101萬度。透過租賃校內建築物屋頂給廠商設置太陽光電系統,不僅獲得回饋金,更有效降低頂樓室溫,節省空調耗能。
從幼兒園到中學,建立了一套K-12一貫的環境教育課程規劃。這些課程將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融入教學中,涵蓋海洋與潔能教育、環境永續課程及全球公民系列課程,全面提升學生的環境素養和公民行動力。慈大附中將國際教育與環境教育結合,與26所姊妹校合作,通過國際論壇和實地活動,共同探討和實踐全球環境議題。例如,與新加坡菩提學校連續三年進行跨國分享與淨灘活動,以及與泰國清邁慈濟學校合作進行勸素與減塑宣導。
08:30-09:00(30)
報到
地點:多功能展演廳B1
09:00-09:50(50)
開幕式
貴賓致詞:教育部代表、環境部代表
地點:多功能展演廳B1
09:50-10:10(20)
專題演講-慈濟教育特色與影響力
王本榮/慈濟教育志業執行長
地點:多功能展演廳B1
10:15-11:15(60)
分論壇一 地點:多功能展演廳B1
專題研討一:志為護理
講題一:前瞻護理政策
講題二:慈濟護理沿革
校友分享:
分論壇二 地點:國際會議廳3H
專題研討四:
品德教育&幸福人生-Ⅰ
講題一:當數位時代來臨,品德該教嗎?
11:15-11:30(15)
茶敘
11:30-12:30(60)
分論壇一 地點:多功能展演廳B1
專題研討二:
以人為本、尊重生命、培育良醫
演講Ⅰ:
演講Ⅱ:
分論壇二 地點:國際會議廳3H
專題研討四:
品德教育&幸福人生-Ⅱ
講題二:慈濟資源系統運用與推動
講題三:海外慈濟學校品德教育推動分享
講題四:品德教育的實踐與全人教育的理想
12:30-13:30(60)
午餐
13:30-16:00(150)
分論壇一 地點:多功能展演廳B1
專題研討三:
慈濟無語良師模擬醫學
講題一:醫院團隊的整合訓練及不同團隊間交流
講題二:高位手臂移植、換臉
講題三:國際認證訓練課程的導入→在台辦理認證課程
講題四:課程的意義:軍醫創傷處理訓練
講題五:口腔顎顏面手術的發展與訓練
講題六:
pain intervention/management近年的快速發展與訓練平台的意義
講題七:內視鏡手術的優點卻造成初學者不易進入領域的門檻-workshop的發展與意義
分論壇二 地點:國際會議廳3H
專題研討五:
新世代環境教育永續發展
演講Ⅰ:
演講Ⅱ:
演講Ⅲ:
16:00-16:20(20)
休息時間
16:20-16:40(20)
閉幕式
氣候變遷對未來世代的影響
與教育的應對
彭啓明
環境部部長
數位時代的品德教育
葉丙成
教育部政務次長
前瞻護理政策
蔡淑鳳
行政院衛生福利部
護理及健康照護司司長
醫師進修訓練的意義
與慈濟模擬醫學訓練平台
魏福全
中央研究院院士
以人為本、尊重生命、培育良醫
倪衍玄
臺大醫學院院長
慈濟教育特色與影響力
王本榮
慈濟教育志業執行長
傳承醫道育良醫
陳宗鷹
慈濟大學副校長
品德教育的實踐
與全人教育的理想
李玲惠
慈大附中校長
慈濟護理沿革
彭台珠
慈濟大學護理學院院長
Transportation Information
How to get to the National Library
林志鴻
整形外科醫學會理事長
主講題目:醫院團隊的整合訓練及不同團隊間交流
Dr. Chih-Hung Lin was the chairman of trauma and emergency surgery of plastic and reconstructive surgery of Chang Gung Memorial Hospital from 2000 till 2006. He is the Professor of Chang Gung University, and took the role of Chairman of the Department of Plastic and Reconstructive Surgery, between 2008 and 2016. He was the Taiwan Delegate of International Federation of Hand Surgery and Asian Pacific Federation for Surgery of the Hand, between 2008 and 2018. He was the superintendent in Chiayi Chang Gung Memorial Hospital of 1369 beds in Chiayi, in the middle south of Taiwan between 2017 and 2020. Currently, he is the deputy superintendent of Linko Chang Gung Memorial Hospital.
He learns from the Master Prof. Fu-Chan Wei, and mentors Prof. Yu-Ray Chen and Samuel Noordhoff. He completed his orthoplastic fellowship training from Prof. Scott L. Levin at Duke Medical Center. Dr. Lin strives to provide optimal treatment and strategic individual approach for his patients. He believes that functional outcome is the goal for all the patients, and aesthetic result will improve the patients’ quality of life. As an accomplished clinician, his expertise focuses on the various hand surgery, upper and lower extremity reconstruction, endoscopically-assisted free tissue harvesting, head and neck reconstruction, neurofibromatosis reconstruction, and corneal neurotization. Recently, he incorporates CAD/CAM 3D printing virtual surgery with iCT in fibular flap for maxilla and mandibular defect reconstruction.
He has published about 280 peer-reviewed manuscripts including 84 first or corresponding authors, and 20 book chapters until 2024.
郭耀仁
顯微重建醫學會理事長
主講題目:高位手臂移植、換臉
現任職稱:
高雄市立大同醫院 副院長
高雄醫學大學醫學院 整形外科教授
高雄市立大同醫院 整形外科主治醫師
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 整形外科主治醫師
花蓮門諾醫院董事會 常務董事
國立中山大學 生科系合聘教授
美國杜克新加坡大學聯合醫學院Duke-NUS合聘教授
美國外科學院院士(F.A.C.S.)
台灣外科醫學會國際交流委員會主任委員
台灣整形外科醫學會理事
台灣顯微重建外科醫學會理事長
台灣傷口照護學會榮譽理事長
學歷:
中國醫藥大學 醫學士
長庚大學臨床醫學研究所 醫學博士
經歷:
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 外科部長
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 整形外科主任
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 移植中心主任
高雄長庚醫院 外科部長
長庚大學醫學院 教育部部定教授
美國整形外科醫學會理事會 (ASPS) 理事
鮑卓倫
脊椎微創內視鏡醫學會前理事長
講題:內視鏡手術的優點卻造成初學者不易進入領域的門檻 —workshop的 發展與意義
學歷與訓練:
2002 ~ 2003: 國立台灣大學醫學院附設醫院骨科部江清泉教授運動醫學研究員、陳博光教授
1998 ~ 2003: 國立台灣大學醫學院附設醫院骨科部住院醫師及總住院醫師
1989 ~ 1996: 國立台灣大學醫學院醫學系畢業
脊椎醫學研究員:
2023: 第二十屆國家新創獎永續獎
2022: 第十九屆國家新創獎
2015: 第一屆台灣脊椎醫學會及日本脊椎研究學會旅行學者
2005: 日本和歌山縣立醫科大學附設病院整形外科吉田宗人教授脊椎微創手術研究員
經歷:
2024 ~ : 中華民國教育部部定助理教授
2021 ~ : 亞東紀念醫院骨科部部主任
2016 ~ : 亞東紀念醫院骨科部臨床助理教授
2015 ~ : 亞東紀念醫院骨科部脊椎骨科主任
2003 ~ : 亞東紀念醫院骨科部主治醫師
2008 ~ 2024 : 中華民國教育部部定講師
2003 ~ 2019 : 國立台灣大學醫學院附設醫院骨科部兼任主治醫師
2012 ~ 2015 : 亞東紀念醫院外科部微創脊椎主任
王健興
外傷醫學會理事
主講題目:國際認證訓練課程的導入→在台辦理認證課程
教育:
民國76年-民國83年 台灣大學醫學系學士
住院醫師訓練:
民國85年-民國91年 台灣大學附設醫院外科部住院醫師
民國88年-民國91年 台灣大學附設醫院外科部整形外科住院醫師
個人專業經歷:
民國100年-104年 花蓮慈濟醫院研究倫理委員會副主委
民國104年迄今 花蓮慈濟醫院研究倫理委員會主委
民國99年迄今 花蓮慈濟醫院外傷中心主任
民國91年迄今 花蓮慈濟醫院整形外科主治醫師
進修經歷:
民國108年 ASSET指導員訓練, 慈濟大學, 台灣
民國98年 ATLS指導員訓練, Flagstaff medical center, Arizona, USA
民國97年 PBL課程訓練, Southern Illinois University, Illinois, USA
民國92年 高壓氧訓練課程, Nix medical center, Texas, USA
教學經歷:
民國113年迄今 慈濟大學臨床助理教授
民國113年迄今 台灣DSTC課程 指導員及總監
民國108年迄今 台灣高級外傷探查手術技術課程(ASSET) 指導員及總監
民國99年迄今 台灣高級外傷救命術(ATLS) 指導員
學會經歷:
民國111年迄今 台灣臨床研究倫理審查學會 常務理事
民國109年迄今 台灣外科醫學會 外傷委員會 委員
民國107年迄今 台灣臨床研究倫理審查學會 理事
民國105年迄今 FERCAP 審查員
民國101年迄今 台灣外傷醫學會理事
林恆甫
外傷醫學會前任理事長
主講題目:課程的意義 : 軍醫創傷處理訓練
教育程度:
2007-2010 陽明大學急重症醫學研究所碩士
1987-1994 台灣大學醫學系學士
住院醫師訓練:
1996-2001 台灣大學附設醫院外科部住院醫師
個人專業經歷:
2021至今 亞東醫院資材處主任
2021至今 元智大學醫學研究所合聘助理教授
2017至今 台灣大學醫學院急診醫學科兼任助理教授
2017-2021 亞東醫院門診部主任
2012-2015 亞東醫院外科部胸腔外科主任
2011-2017 台灣大學醫學院急診醫學科兼任講師
2010-至今 台灣大學附設醫院急診醫學部兼任主治醫師
2006至今 亞東醫院外科部創傷科主任
2001-2008 台灣大學附設醫院外科部兼任主治醫師
2001-2006 亞東醫院外科部一般外科主治醫師
進修經歷:
2014 Honorary Consultant, Anitree University Hospital,
Liverpool, the U.K
2002 Fellow in Trauma Division, Grady Memorial Hospital, Atlanta, the U.S.A
教學經歷:
2021至今 元智大學合聘教師
2011至今 台灣大學醫學院急診醫學科教師
2006至今 亞東醫院外科部實見習醫學生指導教師 亞東醫院外科部PGY訓練教師
2004至今 高級外傷救命術(ATLS)指導教師
2001至今 亞東醫院外科部住院醫師訓練教師
學會經歷:
2022至今 台灣外科醫學會外傷委員會主任委員
2020至今 台灣外傷醫學會理事長
2018-2020 台灣外傷醫學會政策委員會主任委員
2016至今 台灣外科醫學會外傷委員會委員
2016-2018 台灣外傷醫學會國際關係委員會主任委員
2010-至今 台灣外傷醫學會常務理事
2009-2012 台灣外傷醫學會教育委員會主任委員
2005-至今 台灣外傷醫學會理事
公會經歷:
2021-至今 新北市醫師公會理事
衛生福利部評鑑相關經歷:
2022-至今 「創新整合照護專案管理中心」專案小組委員
2021-至今 緊急醫療救護智能平臺-救急救難一站通推動計畫」 Trauma專家小組委員
2015-至今 緊急醫療能力分級研修委員
2012-至今 緊急醫療能力分級及特殊照顧中心評定審查委員
地方政府相關業務經歷:
2021(5月,9月)新北市三重加強版集中檢疫所指揮官
2020-至今 台北市政府醫療儀器審議委員會委員
2016-至今 桃園市政府補助醫院提升緊急醫療服務計畫審查委員
葉春長
疼痛醫學會理事長
主講題目:
pain intervention/management近年的快速發展與訓練平台的意義
現職:
三總麻醉部 & 國防醫學院麻醉學科文職教授
台灣疼痛醫學會理事長
台灣麻醉醫學會理事
世界疼痛醫學會台灣分會理事
學位:
國防醫學院醫學系畢業
輔仁醫學院基礎研究所博士畢業
進修:
2004-2005美國杜克大學疼痛科進修
教職:
2022.02 教育部部定教授
經歷 三軍總醫院麻醉部部主任
三軍總醫院重症醫學部主任
三總外科加護中心主任
三總整合疼痛治療中心主任
三總麻醉部疼痛治療科主任
三軍總醫院麻醉部主治醫師
世界疼痛醫學會檢闔認證考試-介入性疼痛專科(FIPP)證照
黃雅純
泰國清邁慈濟學校駐校代表
主講題目:
品德實踐與幸福人生—
海外慈濟學校品德教育推動分享
經歷:
陪伴2005年泰國清邁慈濟學校創校第一批教師至今
榮獲2024年中華民國第6屆海外師鐸獎
曾國藩
慈濟大學模擬醫學中心主任
主講題目:
慈濟模擬醫學平台的緣起-實習醫師課程
現職:
慈濟大學醫學系解剖學科 教授 兼主任、兼模擬醫學中心主任
國際解剖學學會解剖聯盟(IFAA),倫理委員會(FICEM)亞洲區代表,
國際解剖學學會解剖聯盟(IFAA),解剖專業人員支援委員會(FICSAP)亞洲區代表
學歷:
美國史丹佛大學醫學中心 神經科 博士後研究員(1988-1991)
美國威斯康辛大學麥迪遜校區醫學系解剖學研究所 博士(1983-1988)
台灣大學醫學院解剖學研究所 碩士(1977-1980)
臺灣師範大學生物學系 學士 (1972-1976)
經歷:
慈濟大學副校長(2009-2019)
慈濟大學研發長(2006-2019)
國立台灣大學醫學院解剖暨細胞生物學科暨研究所 教授兼主任 (2003-2006)
國立台灣大學醫學院解剖暨細胞生物學科暨研究所 教授 (1997-2006)
國立台灣大學醫學院解剖暨細胞生物學科暨研究所 副教授(1991-1997)
慈濟大學醫學系解剖學科 兼任教授 (1997-2006)
魏福全
中央研究院院士
講題:醫師進修訓練的意義與慈濟模擬醫學訓練平台
學歷:
M.D.高雄醫學院(1972)
經歷:
美、英、加、德、日、澳任講座及客座教授共94次(1987迄今)
國際教育課程師資(instructional course faculty)107次(1988年迄今)
長庚醫院異體複合組織移植中心主任(2011-2023)
美國整形外科雜誌國際副主編(2011-16)
國際整形重建美容外科學會聯合會(IPRAS)副總秘書長(deputy secretary,2007-11)
長庚大學醫學院院長(2003-11)
世界顯微重建手術學會理事長(World Society of Reconstructive Microsurgery,2001-03)
國際顯微手術學會理事長(International Microsurgical Society, 1998-99)
長庚醫院副院長(1997-2003)
國際顯微手術雜誌主編(Microsurgery,1993-98)
倪衍玄
臺大醫學院院長
講題:以人為本、尊重生命、培育良醫
臺大醫學院醫學系小兒科教授
臺大兒童醫院小兒科主治醫師
台灣醫學教育學會理事長
學歷:
國立臺灣大學醫學院醫學士(1979-1986)
國立臺灣大學臨床醫學研究所醫學博士(1992-1997)
美國康乃狄克大學健康中心內科胃腸科博士後研究員(1995-1997)
經歷:
台灣大學醫學系主任 2018-2019
台大醫院肝炎研究中心主任2015-2019
台灣大學醫學院副院長2013-2019
台灣大學共同教育及教師培訓中心主任2013-2019
台灣大學醫療器材研發中心副主任2015-2018
台大醫院基因醫學部主任2012-2015
台灣大學醫學院共教中心課程整合組長2008-2013
台大醫院教學部主任2011-2012
台大醫院小兒部副主任2009-2011
台灣大學醫學院共教中心課程評鑑組長2007-2008
羅東博愛醫院小兒科主任1992-1993
葉丙成
教育部政務次長
講題:數位時代的品德教育
學 歷:
美國密西根大學電機工程與電腦科學系博士(2000年9月 – 2005年7月)
國立臺灣大學電機工程研究所碩士(1996年9月 – 1998年6月)
國立臺灣大學數學系畢業(1992年9月 – 1996年6月)
經 歷:
國立臺灣大學創新設計學院副院長(2022年3月 – 2024年5月)
國立臺灣大學助理教授、副教授、教授(2005年8月 – 2024年5月)
蔡淑鳳
行政院衛生福利部
護理及健康照護司司長
講題:前瞻護理政策
學歷:
國立中山大學管理學院公共事務管理研究所博士
約翰霍普金斯大學公共衛生學院衛生政策與管理研究所碩士
國立臺灣大學醫學院護理學研究所碩士
經歷:
行政院衛生福利部護理及健康照護司司長(2016~迄今)
台中市政府衛生局副局長(2011-2016)
行政院衛生署護理及健康照護處副處長(2005-2011)
高雄市政府衛生局科長(1999-2003)
楊仁宏
中山醫學大學講座教授
講題:台灣醫學教育的趨勢與展望
張子超
臺灣師範大學永續管理與環境教育研究所名譽教授
主持題目:新世代環境教育永續發展
學歷
康乃爾大學科學教育博士(1991.08 ~ 1994.01)
經歷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環境教育研究所所長(2012.02~2024.07)
教育部環境保護小組執行秘書(2008.07 ~ 2012.12)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務處副教務長(2007.08 ~ 2010.07)
教育部環境保護小組顧問
(2007.06 ~ 2008.05)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通識中心主任
(2007.01 ~ 2010.07)
中華民國環境教育學會理事
中華民國環境教育學會秘書
葉欣誠
臺灣師範大學永續管理與環境教育研究所教授
主持題目:新世代環境教育永續發展
學歷
康乃爾大學(Cornell University)土木與環境工程(水資源與環境系統)博士(Ph.D.)(1992.08 ~ 1996.08)
簡歷
臻鼎科技控股股份有限公司獨立董事(2023.06 ~ 迄今)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環境教育研究所教授(2016.02 ~ 迄今)
行政院政務委員(2014.12 ~ 2016.01)
行政院環境保護署政務副署長(2012.02 ~ 2014.12)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環境教育研究所教授兼所長(2010.08 ~ 2012.02)
林冠州
口腔顎面外科學會理事長
主講題目:口腔顎顏面手術的發展與訓練
台北醫學院牙醫系學士
陽明大學牙醫科學研究所口腔顎面外科組碩士
台北醫學大學牙醫學系博士
中華民國口腔顎面外科專科醫師
台灣顏面整形重建外科醫學會專科醫師
台灣頭頸部腫瘤醫學會專科醫師
台北醫學大學牙醫學系助理教授
台北市立萬芳醫院口腔顎面外科資深主治醫師
中華民國口腔顎面外科學會理事長
中華民國口腔顎面外科學會專審會委員
亞洲口腔顎面外科學會理事
世界口腔顎面外科學會理事
林曉瑩
臺南慈濟高中人文室主任
講題:世界都是我們的教室
學歷:
經歷:
林雅蘋
門諾醫院副院長
講題:志為護理 (校友心得分享)
學歷:
經歷:
江允智
慈濟大學通識教育中心副教授兼永續發展辦公室主任
講題:從環保校園到社會永續:環境教育與USR的融合實踐
[學歷]
[經歷]
顏秀雯
臺南慈濟高中小學部學務主任
講題:生態學校與環境教育的推動
[學歷]
[經歷]
張麗芬
慈濟大學教學暨學習資源中心主任
講題:跨文化海外服務學習的實踐
學歷
經歷:
陳宗鷹
慈濟大學副校長
講題:傳承醫道育良醫
主要學歷
畢業學校 | 主修學門系所 | 學位 | 起迄年月 |
慈濟大學 | 醫研所博士班 | 博士肄業 | 自2004/09至2008/02 |
台北醫學大學 | 醫學系 | 學士 | 1982/09至1989/06 |
現職及經歷
服務機關 | 服務部門/系所 | 職稱 | 起迄年月 |
現職:慈濟大學 | 校長室 | 副校長 | 2024訖今 |
慈濟大學 | 醫學院 | 教授兼院長 | 2019/12訖今 |
佛教慈濟 醫療財團法人花蓮慈濟醫院 |
院長室/麻醉部 | 副院長/主治醫師 | 2013/07訖今 |
佛教慈濟醫療財團法人 | 醫療志業跨院校研究管理委員會 | 主任委員 | 2019/12訖今 |
佛教慈濟醫療財團法人 | 慈濟醫療志業醫學教育研究發展小組 | 主席 | 2018/07~訖今 |
台灣醫學教育學會 | 政策委員會 | 委員 | 2023/03~2025/11 |
醫策會 | 教學醫院評鑑 | 儲備委員 | 2017~訖今 |
教育部高教司 | 醫學院評鑑委員會(TMAC) | 儲備委員 | 2015訖今 |
教育部 | 第6屆「教育部醫學教育會」醫學教育組 | 委員 | 2023/1/1~2024/12/31 |
考選部 | 專門職業及技術人員高等考試醫師考試全國OSCE試務委員會;分階段考試(第二階段考試) | 委員;典試委員 | 2009~訖今 |
花蓮縣 | 醫事審議委員會 | 委員 | 2020/02~訖今 |
經歷
服務機關 | 服務部門/系所 | 職稱 | 起迄年月 |
慈濟大學 | 醫學系 | 教授兼系主任 | 2012/08至2020/07 |
佛教慈濟醫療財團法人花蓮慈濟醫院 | 教學部 | 主任 | 2009/02至2020/06 |
科技部 | 生物處 | 複審委員 | 2013,2016,2019 |
台灣麻醉醫學會 | 理監事會 | 理事、監事 | 2006/10至2016/09 |
台灣醫學教育學會 | 訓練委員會、學術委員會 | 委員 | 2020/10~2023/03 |
台灣醫學教育學會 | 學術委員會 | 委員 | 2014/03至2016/11 2019/08~2020/09 |
佛教慈濟醫療財團法人花蓮慈濟醫院 | 麻醉部 | 主任 | 2005/07至2014/06 |
佛教慈濟大學 | 醫學系麻醉學科 | 教授兼主任 | 2007/02至2014/07 |
JohnsHopkins MedicalInstitute |
DivisionofNeuroanesthesia andCriticalCareMedicine, DepartmentofAnesthesiology |
Post-Dr.Clinicaland ResearchFellow |
2002/01至2003/06 |
國立成功大學醫學院暨附設醫院 | 醫學系麻醉學科 | 副教授、主治醫師 | 2001/08至2004/01 |
王本榮
慈濟教育志業執行長
講題:慈濟教育特色與影響力
張珮鳳
臺中市大勇國小
講題:品德實踐與幸福人生
王琬詳
花蓮慈濟醫院護理部副主任
講題:我從護理得到的禮物
彭台珠
慈濟大學護理學院院長
講題:慈濟護理沿革
李玲惠
慈大附中校長
講題:品德教育的實踐與全人教育的理想
彭啓明
環境部部長
講題:氣候變遷對未來世代的影響與教育的應對